中国·银河集团(galaxy)官方网站-Green app platform

本科生教育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网站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大纲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正文
《环境生态学》教学大纲
作者:解伏菊 周保华 来源:资源与环境学院 发布时间:2016-05-19浏览量:

《环境生态学》教学大纲

Environmental Ecology

课程编码:21A53030 学分:3.0 课程类别:专业课(必修课)

计划学时:48 其中讲课:48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推荐教材:盛连喜,《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目:刘云国,李小明,《环境生态学导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程胜高等,《环境生态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

柳劲松等,《环境生态学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

Robert E.Ricklefs,孙儒泳等译,《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Ecolog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Ecology》等期刊。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生态过程的基本规律、自然界生命系统与其支持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生产活动对生物圈各类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等基本生态学原理与规律;在此基础上理解人类活动干扰产生的环境问题的生态学机理,进而掌握运用生态学理论解决各类环境问题的途径,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对生态系统采取的保育措施及对受损生态系统所开展的修复和生态建设途径。

课程的基本要求

1、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学生课下阅读,使学生掌握环境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并构建起课程的理论体系,使学生可以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有的放矢,有目的地拓宽自己的生态学知识范围和深度,把握环境生态学发展的前沿。

2、使学生了解受损生态系统变化,掌握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以及修复对策,掌握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3、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环境问题产生的生态学机制,并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解决各种环境问题的途径,树立起自觉利用生态学知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绪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环境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掌握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 环境生态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环境生态学的性质与学科体系。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境生态学的诞生和发展

第二节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范畴和学科任务

第三节 环境生态学与相关学科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生物多样性所包含的四个层次;了解地球自我调节理论——Gaia假说;掌握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了解环境因子的分类;掌握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适应,生物的趋异和趋同适应,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及其层次性,环境的主要类型划分;环境因子的类型,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适应,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与课下分组学习讨论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地球上的生物

第二节 环境的类型及其概念

第三节 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

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生命系统的层次;掌握个体、种群、生物群落的概念和三者间的相互关系;掌握种群的基本特征,种群的增长,种群的增长模型,种群的数量动态,种群调节,生态对策;掌握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的主要类型;了解种间关系的三种理论和模型;掌握种群的生活史对策;了解种群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掌握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测度、结构和演替规律;了解群落的分类和排序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种群的基本特征;种群增长理论;种内种间关系;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生物群落演替规律。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生命系统的层次性

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特征及动态

第三节 种群关系

第四节 生物种群极其动态

第五节 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第四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功能,生态系统的物种结构,营养结构,空间与时间结构特征;掌握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主要概念及规律;了解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掌握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掌握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及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主要规律;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及特点。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第三节 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第四节 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

第五章 生态系统服务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生态系统服务的类型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掌握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价值及其评估方法;了解全球主要生态系统类型服务的功能价值,各类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比较。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估方法。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与研究进展

第二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价值及其评估

第四节 全球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价值

第六章 景观生态学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景观、景观生态学的定义;了解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熟悉景观生态学中常用基本术语及定义;理解并掌握景观生态学中的岛屿地理学理论、复合种群理论、渗透理论和等级理论;掌握景观异质性与景观破碎化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景观变化的驱动因子;掌握干扰的定义及干扰的生态学意义;了解干扰的特性、类型和人为干扰的主要形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景观生态学的定义及基本理论,岛屿地理学理论、复合种群理论,景观变化的驱动因子。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景观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景观生态学中的重要理论

第三节 自然景观变化特征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作用

第四节 干扰与干扰生态学

第七章 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价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污染物、毒物的概念,了解环境污染物的毒害过程和毒作用时相,了解主要环境污染物的毒理学效应;掌握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因素;掌握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污染物的生物转化过程及相关概念;掌握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传递与放大及污染物毒性的评价方法;熟悉生态监测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掌握生态监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掌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基本方法;了解生态风险评价的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环境污染物的毒害过程和毒作用时相;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因素;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污染物的生物转化过程;污染物毒性的评价方法;生态监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及程序。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环境污染物与毒物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第三节 环境污染物的毒理学评价

第四节 生态监测与评价

第八章 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受损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学和生态修复的含义;掌握受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了解生态修复的常用技术和方法;了解受损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受损海岸带生态系统及工业废弃地的特征及修复方法;掌握生态工程的定义;了解生态工程设计的生态学理论,生态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受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生态修复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受损生态系统的特征

第二节 恢复生态学与生态修复

第三节 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

第四节 生态工程与生态修复

第九章 生态系统管理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了解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生态系统管理的要素以及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技术;掌握生态规划的定义,熟悉生态规划的目的、基本任务和原则,熟悉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了解生态规划与其他专业规划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途径及技术,生态规划的目的、基本任务、原则及内容。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及其基本原则

第二节 生态系统管理的要素及途径

第三节 生态规划

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判定指标;了解循环经济,生态建设和科学文明观;了解主要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判定指标。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内涵

第二节 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进展 撰稿人:解伏菊 审核人:周保华

上一条:《大学英语2》教学大纲

下一条:《大学体育——篮球》教学大纲